在冬季,由于更容易形成靜穩天氣的條件,往往更容易造成大氣邊界層較低、逆溫等情況發生,所以冬季的環境容量較小。但同時,冬季我們要取暖,又會增加污染物的排放量,這一減一增,導致了冬季頻繁出現重污染天氣。污染物的排放量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,所以它是一個可控因素,如果排放量減到最小環境容量允許的數值,就會減少甚至不發生重污染天氣,這時大氣污染問題就解決了。但是,環境問題不是短期兩三年就能解決的,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。所以,我們還是要有耐心、信心和定力,共同努力,共迎藍天。
大氣污染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,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,二是氣象條件。其中,氣象條件是邊界條件,決定了一個區域有多大的環境容量,也就是說這個區域可以容納多少污染物排放量,還不造成環境質量超標。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個自變量,它是引起環境質量變化的決定因素。氣象條件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同的。其中,氣象條件是自然因素,是不可控的,而且它還有一個突出特點,就是具有很強的波動性,隨著小時、每天,甚至是再長一點的時間尺度,每周、每月、每年都會有很大的變動。這就說明,一個地區的環境容量不是一成不變的,而是隨著氣象條件變化而變化的。